淘宝新手卖家开店误区——店铺发展不起来?可能第一步就做错了! 在淘宝,很多新手卖家开店就是选款——拍照——做详情页——上架。 如果没有流量、没有销量,就批量 “选款——拍照——做详情页——上架”。 其实,做淘宝真不是“上架”几个产品就能做起来的。 在产品上架之前,产品布局、“小而美”的店铺定位、店铺标签和产品标签应该要有一个系统的认知。 如何开店上架产品的实操, 你可以参照淘宝平台的系统指示,也可以在我送给粉丝的福利“新手开店,如何高效迈出第一步”的视频多看看,手把手教你操作,这里不过多阐述。 
1、开店前准备(1)你的消费者做精准画像,做好产品定位 消费者精准画像什么意思? 每一类商品都有其特定的消费人群,你需要掌握这个产品特定的人群,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比如是男是女,大概的消费水平,年龄层次、行为特征等等。 比如婚鞋,也有男女、风格、喜好之分:  有的人喜欢公主风,有的人想要日常也能穿着。 有的人穿不惯高跟鞋,有的人踩着恨天高如履平地。 这些不同的需求、喜好,都是人群画像,根据这些人群画像不同,那么你的拍摄风格、主图亮点、详情页设计逻辑、详情页卖点提炼的关注点,甚至营销活动的设计,都应该有所不同。 如果是经营过一段时间产品并且有销量的商家就可以从生意参谋——”流量分析“来获取这一情报! 
 (2)专注”小而美“的店铺布局 为什么要做小而美? 流量匹配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呢?答案是:个性化。 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千人千面、精准人群。 个性化匹配流量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单个流量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因为更精准了。 在千人千面下,如果你的店铺跟杂货店一样,是很难获得精准人群的,也很难打造你的“精准人群标签”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假如你是一个做女装的,试想一下,你的店铺连衣裙有10款,牛仔裤有10款。 如果进来一个日韩风的客户想卖连衣裙,那么她的选择只有十款,如果你的店铺20款产品全都是连衣裙呢?客户的选择是不是多了很多? 建议新手专注一个细分领域,不要将自己的店铺开成超市。 2、产品上架产品上架不是说,将产品的标题、主图做好之后,直接发布售卖,这里面也有很多的门道,如上架时间、数量、价格、类目等等,甚至会影响店铺的权重、流量。 (1)上架时间 时间卡位:找准自己的行业类目流量高峰值时间段(基本上都是晚上8-12点是流量高峰期),延迟1-2个小时发布,避免流量竞争过大,被对手挤掉,我们捡捡漏就好了。 (2)上架数量 产品上架,影响上新率、店铺活跃度,持续上新,是可以获得基础权重的,一般来说店铺上架10-15个产品,就可以获得动销权重,可以上平台活动,做淘宝客推广。 后期,最好是每天上架3-5款新品,错开时间段,不要在同一时间段批量上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类目、资源、精力适当的增减。 (3)上架价格 产品上架发布的时候,一口价是不能修改的。 改次一口价,相当于重置了产品权重,所以我一般不建议改一口价,而是利用打折软件进行打折。 但是如果打折的力度过大,因为不是以前的价格区间,人群标签改变了,也会造成流量下滑。 所以,我们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先要结合市场的行情、数据以及自己的运营成本、利润综合考虑,而不是直接参考同行的价格。 如,“婚鞋”这个类目,60%的用户都喜欢的价格区间是:128-288元,那你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价格最好是在区间内,且是偏低的。 
(4)类目及属性 产品的类目及属性,是对产品的一种描述,越详细越全面越好,当客户在搜索关键词的时候,才能更精准的匹配。 比如说,客户想要找一双“公主风婚鞋”但是你的婚鞋是大红色的中国风,这样就是属性不匹配了,就算获得了展现,也是很难有点击和转化的。
我以亲身经历分享,回答/文章/视频有没有干货、适不适合你,请对比其他作者。欢迎关注我的知乎直播,专栏,了解一个真实的淘宝卖家、务实的自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