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淘宝店铺,要先做的事情是投其所好,找到需求人群,然后用相应的产品来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看这类人群对这个产品的功能需求是什么。
此时我们想表达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在提炼卖点上面,最好主打一个卖点。
有数据显示,现在的人一个月获取的信息量,会比六七十年代的人一辈子获取的信息量还要多,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推进。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能几秒内打动他,他就能停留;
否则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单功能做到极致,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拍照用美图手机等。 这也给我们提炼卖点带来了难度,你不能靠概率找出10个卖点,看是否能命中一个,而是要求你是**手,聚焦一个点,一击必杀。
第二 如何找到一击必杀的核心卖点?
有个好办法:差评归类法。为什么要整理差评?原因是用户的好评,往往就只是说好;
而如果用户给你差评,往往会写很多问题,来证明自己给你差评没有冤枉你。
我们可以让客服人员整理出一定量的【类似产品的负面评价】,然后对相同的吐槽点进行归类。
接下来,看用户对这个产品吐槽最多的点是什么,
然后你就可以基于数据,找到用户角度真正的卖点。
如果产研资源足够,公司也有这个意识,你还可围绕这个一击必杀的卖点不断升级。
比如在做洗衣机的时候,本来以为消费者对洗衣机的需求是更智能、洗得更干净,
后来整理完负面评价之后,发现64%的用户对于震动和声音要求很高。
于是我们就研发了一款把静音做到极致的洗衣机,命名为静静洗衣机,
推到市场上,效果还挺不错。
第二个观点:换位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 做手机壳生意,按照我们的审美,站在女性的角度去选款,最后销售很一般。
后来问了几个女性朋友的意见,她们看了 产品,一致的反应就是觉得手机壳图案的档次太低了。
所以,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不要浅层的换位思考,而要多多去深入了解,比如大量找目标用户进行调研。
注意:有时候用户调研也不太准。
比如你问一个女孩子,她想要什么样的老公,她可能告诉你要一米八、长得帅,
但是过两年你再遇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的结婚对象只有一米七,但是很有钱。
那么怎么办?
那就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用户调研。那样调研之后可能仍旧不太准确,但基本上是大家能做到的天花板,也差不多了。
如何让用户相信你的卖点?
可以运用前辈们总结的FABE法则。简单地说,FABE法则就是,
在找出顾客最感兴趣的Feature(特征)后,
分析这一特征所产生的Advantage(优点),
找出这一优点能够带给顾客的Benefit(利益),
最后提出Evidence(证据),让顾客相信它确实能做到。
所以对于卖点的文案有个基本要求,就是三个字:说人话。
找到卖点后,如何证明你的产品确实能满足卖点呢?
比如你说的电饭煲煮饭香,那么你该怎么证明,用户才会相信你?
这里有个小技巧:尽量找能让用户直观感受到的证据。
比如,九阳电饭煲刚推出的时候,强调科技感,采用什么材料锅体,
但是这个证据消费者很难直观感受到,所以卖得不好;
后来产品经理去看用户买电饭煲的行为,发现家庭主妇会用“颠重量”来判断好坏,
所以他们加重了内胆,在引用证据时,强调“因为有重量,所以有质量”,所以慢慢打开了销量。
再比如,曾经流行的日本的水素杯很受欢迎。
它在分解氢气的时候,配合蓝色的灯光,冒着气泡,看上去挺直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