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那段时间,死了很多店,然后传出很多消息说七月28号稽查就结束,然而看吹水群,论坛还是尸横遍野,到八月了,发现好像还是死很多,到八月末, 新一波又来了 其实这种话题,也算是月经贴了,每次传闻稽查会放松很多,结果依然是无数店铺血流成河,无论是小卖家还是大店铺该关的关,该降的降,等一个月过去过去,放出来,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被竞店甩到哪里去了。 我们也可以清楚感受到,以前只是阿里跟我们小打小闹,要是动起真格,连TOP10卖家也是无法幸免的。所以在这样的规则下,无论传闻是真是假,我们都要保证补单的安全性以及补单的效果,以最低的风险换取最大的效果。 只要淘宝排名展现规则里有销量因素,补单就不会停止,补单不止,稽查不止。 所以本篇文章就给大家讲一下在如此**度的稽查中,我们要怎么去避免降权,提高补单效果,中小卖家应该怎么去运营店铺。 这张图大部分人应该都看过了, 很多人都知道,绝大部分的稽查都是从买家号开始的,买家号被稽查的几率至少高达60%。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只要排查了不安全的账号,能够降低至少60%的风险。 补单可以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男女老少,上班族,学生,宝妈,闲家里没事补两单,第一个那种优质账号可以说少之又少。 第二个和第三个号,一般我们自己用的号就是这样,这个0.5的权重分是为了做出区别,并不等于淘宝宝贝权重,这种号用来做任务,心可以放宽那么一点点,至于为什么会有加减0.5,可以自己思考下。 第四个号,没有降权记录,没有被打标记录,但依然显示危险账号,为什么呢? 首先第三方网站查号查的降权记录,也都是第三方上传的,不是淘宝说他这个号降权了。所以这个降权记录,不论怎么查,有错有漏都有可能。 重点还是安全度查询,从账号五维度来分析账号信息,行为轨迹等,对这个账号危险性做出预判 第五个号,被标记过10次降权,不用我说,肯定不能用。 第六个号,不仅降权,还跑单敲诈,实属黑号中的黑号。 但前面也说了,号只是一部分,不是号有问题就一定被查,号没问题就可以高枕无忧。 阿里还有其他维度和监测模型。 【账号】 还是账号,但这个不是单个账号本身问题,而是不同账号之间关系链的问题。 Ip地址,收货地址,支付宝好友这些都是 很多买手,甚至卖家,不太关系自己手机数据安全问题,没有对淘宝的权限申请进行禁止。 所以甚至通讯录,短信,位置信息这些都在阿里面前一览无余,大数据时代,让人没了隐私。 这也牵扯到很多人喜欢用的鱼塘,除非你有特殊手段可以监控ip,不然建议不要随便裂变,后果可能就是小号成堆。 【交易行为轨迹】 从打开淘宝app开始,你的每一步就都留下了记录 所以,在保证账号安全的情况下,做任务了尽可能还原真实购买场景,搜索关键词,货比,看主图视频,看评论,点赞评论,看问大家,收藏,加购,和客服聊天,随机搭配即可,可以让买手在这个基础上,模仿他自己平时购物浏览习惯,最后,不要截图! 这一个过程,不仅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标签,是为了让补单具有更好的效果,现在大部分类目我们都是要去把控买家标签的,像非标品的女装、女鞋等等对于标签精准度的要求极高,这种类目我们补单的话在把控标签上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而标品类目的话,例如买一些日用品,纸巾牙刷这些,客单价低,要求可以稍微放松点。 说到行为轨迹,就不得不说下很多买手喜欢薅羊毛这事儿,买个什么都要走返利,做任务也走返利,真的是无利不早起 虽然走淘客不会导致被查,但不计权重,就跑个销量,真的很伤人。 【商家数据】 转化维度也多,单品转化,关键词转化,还有上文提到的单量分散,是为了实时转化。 对于固定销量的老店,转化率控制在行业优秀以下,比如单品行业转化率15%,那么,你的转化率可以控制在16.5%左右(仅供参考,上下浮动很正常)。 对于新店,前期不能太高,先用其他方式引流,每天适当增加一点,采取细水长流的方式最稳妥。 控制宝贝收藏、加购、点赞、假聊人数,不能所有人都做,分出一小部分做不同的工作就可以了,毕竟,真实买家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做这些事情。 控制转化稀释流量,切记不要只靠直通车! 因为流量来源不一样啊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