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系统升级,中小卖家无所遁形?看完就知道怎么规避了 最近应该很多商家都受到了官方的光顾吧,不错,最近官方稽查的很严格,那是不是说315我们不操作了,错,你要知道就是因为现在操作的人太多,所以才查的严格。现在也正是我们所说的旺季,虽然查的严,但是不一定能抓到你,因为太多人再刷,只要你的各项维度控制好,不做最突出的那个,那系统自然稽查不到你,换个方向思考,因为大家知道最近查的严,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就不敢操作了,而对于我们这种老手来说,现在正是好时机,把刷的多的排在岸边,不敢刷的,自然也就没有竞争的能力,等到大促的时候,我们这些中等水平的,把宝贝人气权重累积上去了,那自然爆的就是我们的链接。 所以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如何成为那个不被系统稽查到的佼佼者 目前淘宝最基本的稽查维度有四个:第一个是账号,第二个是购物行为,第三个是数据维度,第四个是物流监控。 先说账号维度 很多刷手账号都有个明显特点,几乎无法人为干预,就是登录下单成功率,正常人打开100次淘宝才会买5-10次,但是刷手每次打开淘宝就会买。还有是一个**下注册多个小号,很多做SD的买家为了利益最大化,会注册或购买很多小号帮商家SD,商家会用各种方让购买真实化,但是买家没那么专业,而且为了赚几块钱,也不愿意进行复杂的操作,作为商家我们要学会保证自己的利益,在账号方面自己把好关,要记住验号 1、排除降权号,黑号,**号 2、排除非降权号的危险账号,什么是危险账号,账号基本资料认证,账号历史,账号标签属性,交易活跃度,最近行为轨迹等等,(一般经常SD的账号这五个方面都会异常)只要有一个维度异常都容易因为账号原因而被稽查 第二个是行为维度, 也是从买家账号的行为判断。每个人在做补单时,都有自己的习惯,如果近期下单账号的路径习惯差不多,或者在标准套路里做一些简单的演变,也会被淘宝监控到。 在购物行为这个因素里我们需要考虑真实购物场景,补单过程说白了了就是在模拟真实的购物过程。 1一定量的搜索进店比例 比如说手淘首页、猜你喜欢、手套问大家、聚划算、淘**、微淘等等渠道都会有不同比例的流量进店。 2真实货比 比方说你今天店铺有30单成交,其中18单是刷出来的。这个比例明显过高,超过总订单的50%了,很容易就会触发淘宝稽查系统对你启动稽查。 3深度浏览表达喜好度 一般用户在浏览商品时可能是这样的:主图、视频、详情、评价、问大家、看店铺首页等等,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浏览的越深证明用户喜好这款产品的程度越高。 所以我们要模拟真实支付行为,两种方法 1、人工干预 买手通过搜索关键词或者长尾词进店,或者聚划算,或者猜你喜欢,淘**等等入口进店,总之入店形式不能单一化, 中高客单深度浏览3-5分钟, 退出之后进行货比三家,深度浏览, 持续2-3天这样操作,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 客服假聊隔天下单。(以上步骤做完应该可以形成的购物意图,精准买手标签) 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高客单价的产品比如3000元以上的家具,如果是正常的用户购买这类商品,肯定会经过大量的货比,还会去看评价,咨询客服,可能要搜索纠结1-2个星期,毕竟高客单价的商品购买频次会很低,所以低客单可以少数单量深度浏览后直接下单。 2、打标签单 给买手打上宝贝关键词标签,或者同类目相同属性竞品的标签(形成强烈的购物意图,精准买手标签) 货比,收藏,加入购物车,假聊(形式要有,但是时间长短不需要很长) 足迹入口下单 第三个是数据维度, 就是商家的后台数据,与同行同层均值比,看是否异常,比的是转化、收藏、加购、回购、客单价。也就是转化率控制在同行平均的1.5倍,或者上下浮动50%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竞品数据找出来,他多少客单你就多少客单,多少转化率你就多少转化率 第四个是物流信息, 现在淘宝的整个物流链路都能监控到,包括发单、路途、签收、商品重量等信息。很多商家SD会发空苞,如果是菜鸟系的物流,其实很容易就能被系统识别,当系统识别到商户总是发空苞,而对应的买家账号也总是收到空苞,双向对比,就能抓的八九不离十了。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 1、尽量不要使用地推,某个地区有大量的账号一起来买你的东西,就能判断你在做地推。 2、进店关键词多元化,因为顾客总是去搜长尾词是很奇怪的,(大部分人在购买时会搜品类词,可以选择是品类词+核心词) 3、不要截图,因为淘宝能拿到你手机比较底层的一些权限,能读取风险值高的账号相册,(有很多是被误打的,如果是被抓错的,可以通过正规渠道申诉回来) 4、一般下单高峰期都在:10-14:30、19-22:30之间,除非你有特殊的资源,否则时间规律是不变的。 5、不要用支付宝付款 不难看出,目前SD的风险和成本都在不断升高。应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能做的就是查号,排除降权号如果遇到太新的号,降权号,被举报不良的骗子号,或者近期购买量特别高的号,我们就要小心了。在SD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控制数据维度不要太突出,还有就是一定要买手形成强烈的购物需求和精准标签,以免店铺后期带入不精准流量进店。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能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极大的降低稽核风险了。有什么不懂得可以来问我,那么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