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把具体SD过程分为前端及后端:
前端:账号异常 行为异常 特征异常
账号异常:淘宝有一个账号异常库,当一个账号存在大量的异常行为,就会被判定为成异常号,进入异常订单号。其次是降权号,就是曾经对商品进行炒信行为严重的账号,现在市面上所流传的降权号就是当商家被稽查降权,被查到的异常订单的旺旺号,会被商家上传到各家验号平台。其实大多数降权号也是受商家连累。这就是现在各家验号平台的降权号。其次是黑号,黑号分两种,一种是指在平台上造成损失以及网络安全的特殊号,可能是:爬虫,黑客,批量注册,造成BUG,**不还等等,还有就是商家黑号。以上几种类型的账号,都会进去阿里的账号异常库。账号异常还有一种就是账号信息异常。具体分为:账号登录设备异常,长时间不更换设备视为正常号,每次登录设备不一致视为异常。其次就是手机信息:手机的时间,品牌,手机号码,芯片码,GPS,网络基站等等,当同一设备切换登录多个账号,也会异常。还有手机关联:没有开启通讯录读取的账号,这个阿里会重点排查。没有开也会进入订单异常库。
这些就是关于账号异常的一些特征,SD的时候要尽量避免。 行为异常:原理很简单,当你打开手机淘宝,你的每个动作都会形成一个特征。
一个消费者,当他搜索一次,以上就是他的一个行为子序列号,包含三部分:来源,路径,跳失。系统会根据他的子序列号来判断他的喜好。
一次这样的行为子序列号,简称之为:购物意图。越多的行为,越能判断他的购物意图。 多断时间的购物意图,可以演变为标签。
与历史行为不一致的异常:成立条件:将这条订单的子序列号与历史购买这类商品时候的子序列号进行训练建模,来对比。比如该账号是不会看攻略的,SD的时候看了,那么就是异常。
实时行为与**层行为动作一致 成立条件:将这条订单的子序列号与算法层的**行为子序列号进行训练建模,来对比。大部分行为特征与其相同,说明该行为是**行为
实时特征异常:成立条件:实时特征与历史特征对比大部分特征不一样。处理方式:无效标签权重,但有端口权重。这样的订单也会进入异常订单库。
后端:数据异常 链路异常 评价询盘异常
数据异常:原理:数据增幅过大及降幅过大。处理方式:直接减少展现,宝贝所有订单进入异常订单库
链路异常:购物前的序列号,购物后的订单链路:评价,看订单,看物流再次询盘。试想一下,当你正常买了一个东西后,是不是需要
去看物流,订单。什么时候到啊?货到哪里了?正常购买50%的人都会关注这些东西,而刷手?100%不会再去看
评价询盘异常:原理:账号习惯,多久评价,是否评价。评价率。这一块不知道有多少人SD的时候去注意过,正常购买账号,会有10单评10单吗?会在收货后一两天甚至当天就评价吗?这里建议评价率控制在30%左右为好。其次就是评价字眼,有些商家都是自己写好评价文案去给刷手,或者让刷手自由发挥。前者问题在于出于同一人之手的评价重合度会比较高,后者则是没有真实购物体验评价失真。以及买家秀的场景图等等因素
SD被查了,一定要学会复盘,找出问题所在。以上就是对淘宝稽查维度的一个简单分析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降权,扣分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