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标签年,标签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为何别人能几十单就能起爆几百几千搜索?难道完全是因为产品的问题吗?我们从细节上来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消费者人群是分为属性和行为标签两种。一个是固定的,一个是移动的。固定的属性标签基本就是买家的性别,注册地区,淘龄,会员等级,买家的消费水平,购买力等等。而移动的行为标签基本囊括了买家的浏览、收藏,加购购买等行为。
属性标签
这个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比如我们卖18-24岁的风格连衣裙,不可能全部都是男号,或者女性消费者偏大的年龄段的人买。虽然有特殊,但绝不可能全店大多数都是这个情况。如果对刷手号的属性标签不做关注,单量大又比较大的商家来说,往轻了说会打乱产品的标签,导致搜索不起流量!往重了说,很容易被归纳不正常行为导致商品降权!
我们可以通过验号软件查询用户的一个常规信息,也就是我们的买家属性标签。通过观察刷手的性别,会员等级、买家信誉,是否有实名认证,收到和发出好评率,中差评,淘龄,买家周均值,月均值、消费力度,是否是黑号等等来判断一个事情:这个号,我能不能用?
以上信息我们分为几个重要的观测点
1:正常的购物情况应该是有实名认证 2:买家周均值不超过15,月均值不超过60的都可以接受。 3:买家信誉越高越好 4:被查次数越低越好

行为标签 再来说说移动行为标签,这个是相对来说更难监控的。毕竟刷手不坐在你身边,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操作。而且很多刷手不一定会完全按照你这个要求去做的,比如说“浏览商品全部主图,详情页滑到底”,刷手最多给你个截图,但是“截图”这种操作手法本身就是会被淘宝抓取的。也就是会盯上你的这个号。一个两个倒是无所谓,你也不可能只刷个几单,所以经常这种“操作”肯定是会归纳为不正常的购物行为。
不管什么SD操作,其轨迹一定是契合真实购物的轨迹,不论是你让刷手进行竞店浏览,收藏加购,询单,假聊等,这些都是通过模仿真实购买产生一系列行为,让淘宝给你这个号打上“喜欢我这类产品”的标签。
而这种属于买家账号的一种浏览行为,这个变数是最大的,但是我们可以先通过查询用户最近的浏览习惯,来判定这个号能否在我们店铺进行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