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 4 月 7 日,马云,在杭州,成立了一个神秘的组织。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做出一个网站来,为了和时间赛跑,淘宝的第一版源代码直接从国外买来,架构为LAMP(Linux+Apache+MySQL+PHP);买来之后做了些本地化的修改,对数据库进行读写分离,一个月之后上线,兵贵神速。 最初上线的淘宝只有一台服务器,随着访问量的增加,将数据库服务器独立出来,同时,增加一台Email服务器;商品检索功能最初的实现就是使用sql中的like搜索,对数据库资源消耗严重,最快的改进招数就是找老爹要,使用阿里巴巴的iSearch模块替换like方式; 在 2003 年底,MySQL 已经撑不住了,技术的替代方案非常简单,就是换成 Oracle。换 Oracle 的原因除了它容量大、稳定、安全、性能高之外,还有人才方面的原因。在 2003 年的时候,阿里巴巴已经有一支很强大的 DBA 团队。其中,ACE人才就有4名; 到 2004 年上半年,淘宝决定更换开发语言,将PHP更改为JAVA; 到07年,淘宝已经用上了 IBM 的小型机、Oracle 的数据库、EMC 的存储,这些东西都是很贵的,那些年可以说是花钱如流水。有人说过“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随着淘宝网的发展,不久以后,钱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07年之后,淘宝就开始了真正的壮大之路,走上了创造技术的大道;
07年之前,图片存储使用的是NetAPP的文件存储系统,但未对小文件存储进行有针对的优化 ,且扩容成本高昂,网络连接数经常达到极限;在这种背景下,淘宝研发了TFS(淘宝文件系统);2007 年 6 月,TFS 正式上线运营。在生产环境中应用的集群规模达到了 200 台 PC Server(146G*6 SAS 15K Raid5),文件数量达到上亿级别;系统部署存储容量:140TB;实际使用存储容量: 50TB;单台支持随机IOPS200+,流量 3MB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