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通车精准人群初始溢价在多少合适?(了解更多直通车添加VX )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做直通车精准人群的目的:
是过滤掉我们不想要的多余展现量,更高效不乱投,也节省了无用的付出。 把我们的产品对应了关键词,展现给更匹配的人群。 因此我们的初始溢价也是围绕这个思路来设置的。 方法:对于新手来说, 尽可能满足一个条件,就是让我们的关键词的展现量和人群展现量达到1:1的比值。 比如开了3个关键词,一天的总展现量为2000个,那我们希望精准人群的展现量也是2000个。 但所有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如果产品是相对质量好、颜值高,需要匹配特定的人群才会有较高的转化率1:1是必须的。 相对的如果卖出的产品是客单价较低,产品受众面非常广的,比例设置为1:0.5起步比较合理,后期再稍作调整。 总的来说,覆盖多少人群取决产品的定位,初期的溢价比例保证了我们初始设置的核心目标,便于后期的优化。 不论是搜索还是直通车都是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应对方法。
2.溢价比例怎么分配
(1)在溢价相同时,系统溢价比自定义溢价优先拿到展现量。 (2)自定义人群 ,在溢价相同时展现量获取能力: 一级人群二级人群三级人群,通过溢价可以控制自己需要的人群比例。
3.什么时候开直通车比较好
一般对于有销量的老链接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精准人群优化。
对于新连接来说,初期的3-4天左右可以接入直通车进行人群的筛选。 我们的要求随着电商的门槛变高 ,相对应的初始销量、评价和晒图数量也会变高。 我们通过前期的基础销量来满足一个条件,产品达到50个销量以上、评价数量30个以上、有效晒图20个以上作为产品的基准线。 比如: 第一天,3-5个基础销量; 第二天,5-10个基础销量; 第三天,10-15个基础销量;此时可以开通直通车,但是可以控制在50-100以内。 上车起的3-5天都是做直通车的基础建设,这些流量是做人群的初始试水,然后在开始优化,这样就能直接找到溢价的范围和人群的方向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行业的均值点击率在5%左右,适当做到5%以上即可) 如果这一步都没有好好的完成,可以说接下来都不要有不值当的大动作了。
4.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何调整精准人群
举两个例子:
(1)连衣裙女,在连衣裙里又分了几个类目。 138 158 168 这样的客单价普遍的转化率在0.3-0.5%,这样的商品更适合定向和关键词的智能匹配;如果是带有精准关键词的连衣裙,开通直通车的时候需要带词做。 (2)茶具套装。 首先我们要有自我认知什么样子的方法更适合自己,可以判断两个点: ① 行业的单客价去检查值是否很大。 ② 在采购产品时已经能够了解顾客的人群方向。 做中高客单价的产品,核心是消费能力。 以N+1的方式固定住客户的人群组合方式。 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月消费能力和标品非标品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只有有购买力的人和没有购买力的人,月消费能力已经代表了60-70%的人群功能。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确定: 一级标签(男女、老少等); 二级标签(年龄、群体); 不断完善精准定位三级标签(月消费能力、类目单价比、风格等)。 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人群的初始设置—上坡—取数—优化—重新调整溢价比例,不断的提高我们的ROI。
5.通过直通车人群优化权重
前面讲到,初始每日的点击量要达到50-100个左右,目的是为了沉淀数据,寻找人群的方向。
通过1:1的配比或者高比例的配比,实现产品对应想要的人群、拿到更好的数据,来合理优化直通车。 但如果连初始的数据都达不到,就不要盲目的推广了。 如果产品达到了初始的基础数据但是点击率依旧很差,此时应该尽快反思,在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是不是创意图的问题?是不是产品的问题?是不是定价的问题? 产品如果能匹配精准的关键词,在精准人群下点击率效果和转化率效果就会不错。 关键词就相当于地基,精准的关键词就是优化本质。 创意图、关键词、其他文案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这些问题都是在开车以前就要解决,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充足。 另外如果小车都做不好就不必开大车,不仅是浪费金钱、更是浪费了时间、心力。 总结下来: 提高自我认知、做好充足的准备、阶段性的试错、不断与时俱进汲取经验是我们的运营之道,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会长久的走下去。
经营店铺不是外行的人看起来那么简单,其中的复杂辛苦,又丧又累,又累又拼只有当局者最清楚。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祝大家都能激流勇进,业绩爆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