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不上活动的还有推文这些,那么你的流量渠道大概是分为三类 1:类目流量 这是最大的流量来源渠道,拼多多实际上也是把大部分流量导向了类目,大家可以看下面两张土,首页上方,拼多多将流量导向类目,搜索界面,还是将流量导向类目。实际上和最开始的淘宝一样,类目流量是大头。 类目排序规则: 类目排序很简单粗暴,就是主要考核坑产,24小时坑产,72小时坑产,30天坑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但是请注意,是有效坑产。 关于有效的这个问题我上篇帖子已经说过一次,这里我再说一下。其实任**台计算权重的时候都是分为有效和无效,给你前台展示的时候会有效无效一起展示,就像你淘宝刷D,你刷可能不抓你,也照样刷进去多少显示多少,但是就是不给你排名。就是因为后台判定刷D的那些销量是无效的。一般来说,平台不会去告诉你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因为要是告诉你了,你就能很快找到办法踩中有效点,那你等于就破译了它的搜索逻辑。但是拼多多有个BUG,你报名活动的时候会提醒你,需要XXX有效评价才能报名这个活动,它的有效评价的解释是剔除下单异常,支付异常,物流异常后的订单。实际上就是告诉你说有效评价才是有效销量。所以其实只要你的销量有效排名是涨得非常快的,我给你看一张我排名情况,基本上都是三天挤进去类目前20。需要操作的销量也很少。
2:关键词流量 目前拼多多来说的话,长尾关键词流量及其及其少,这个可以用软件看搜索热度。所以要做拼多多搜索直接去怼大词,不用像做淘宝,先小词再中型词再大词螺旋。没有多大意义。 关键词排序规则: 基础权重+关键词权重 基础权重:你可以这样理解,类目排名决定你关键词排名的下限。要是类目排名高,关键词其实低不到哪里去。 然后就是关键词权重,关键词权重主要考核的也就是这个关键词的24小时坑产,72小时坑产,1小时坑产,30天坑产。影响由大到小。其他的。 如果把排名比喻成一场考试的话。 那么当平台商品数量较少的时候基本上就只考:坑产,点击率,转化率。 这三项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语数外,当平台商品多了之后一般就会引入一个机会排名机制,淘宝称之为上下架权重,因为如果不引入这个规则,那些新品永远没有机会去参加考试! 等平台体量再大一点的时候,那考试的科目就会变多了,什么物理化学生物啊,变态的还要考体育,比如淘宝排名考试就考得很多,评分,访客价值,收藏加购率,停留时间,访问深度纬度数不胜数。但是排名是考总分的,有些孩子偏科,语数外能考满分,所以哪怕他其他科目得0分,她的排名依然不错。 但有时候因为教育局主抓英语了,那很有可能把英语从150分变成300分,语文从150分降到50分。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淘宝上半年玩坑产的可以玩出黑搜,因为他分值大!这个时候英语不好的同学就惨了,例如那些客单价低的孩子,虽然点击率转化率都高,但是总分还是低! 目前来说拼多多排名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像小学一样,只考语数外,那些体育社会生物(点击率,收藏率,等)都只能说是加分项。只要你把主要项考好,排名就不用发愁。 另外,目前拼多多也引进了机会排名制,但我也确实不知道是7天上下架那种 还是怎么回事。对标品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非标品其实只要主要权重大,影响也不会太大。 3:场景流量 其实就是淘宝的定向流量,目前这个流量无法估算,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