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平台类似的“白**事件”还有很多。 “一个言语不文明就是罚款20元起步,果子坏一两个可以申请全赔,猪肉寄在路上说不要就不要。”拼多多商家如影随形无奈地表示。 “我们是家具店,客人买了张床,回去说味道各种恶心又说有毒又说要去检测,迟迟不确收货不停来叫商家延迟收货。又说搬这产品闪到腰又说自己几十万粉丝网红曝光我们,又说去工商投诉。然而,三个月了,还没确认收货,而且也是不想退货。这种真不知道怎么治,我只想他退货算了。”卖家聪儿表示。 “去年双十一卖的裤子,也不询问客服,身高一米不到买110码的号,收到货十多天后申请退款,理由是尺寸描述与实物不符,让改也不改,说买的其他110码号都不长,就我们店的长, 还得搭上来回的运费。”卖家小W表示。 “想要东西不用钱 ,请到拼多多。收货后申请退货退款,寄个垃圾回去就直接退款。”拼多多商家班班吐槽到。 “拼多多根本没把商家当人,它能走多久我不关心,反正我是退店了,我去仅退款薅羊毛去了。”前拼多多商家力哥调侃道。 对于拼多多这些规则,商家们可谓是深恶痛绝、深受其害;尤其是对于拼多多默许买家“仅退款”的行为,商家们苦不堪言。 此外,小派还了解到,拼多多在发货问题上对商家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如,商家发生延迟发货,拼多多平台将按照3元/单的标准自商家店铺账户保证金及/或货款余额扣除对应的消费者赔付金;而对于作虚假发货处理的订单,拼多多平台有权从商家的账户余额及/或保证金中扣除对应的消费者赔付金等。 据淘宝、京东的商家反馈,相较而言,其平台规则更为规范,商家的权益更能得到保障。 在此次“起诉事件”中,说明了拼多多商家的维权意识开始慢慢觉醒,不再甘心被买家“薅羊毛”;尤其是在平台的“无理”评判下,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给“白**党”敲了一记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