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央视在抖音直播曝光SD团伙的犯罪经过,引起大量商家关注,当天直播累计16万人次观看。这次直播曝光了一款叫“拼量多”的批量SD软件,以及三名主要犯罪团伙,如何利用该软件SD牟利,在三个月内获利300多万。 直播中,引发了商家对SD行为的讨论,不少商家表示,SD是电商行业众所周知的**,甚至有人调侃“十个电商九个S,还有一个不会S”、“SD找死,不S等死”,也有商家表示自己从来不SD,都是靠付费推广,不过利润空间少。可以看出电商难做,SD是无奈之举。 一、为什么不好好做店,而违法干SD? 犯罪嫌疑人之一,“拼量多”软件的老板张礼某,原先是自己经营网店,需要经常找人SD。他发现与其花钱请别人S,不如自己S节省费用(后来发现替人SD赚的钱,要远远高于自己经营店铺的利润),于是找人合作开发SD软件。 但SD需要大量用户信息,从哪里来?张礼某通过自家店铺、到其他店铺购买、以及网络上收集的用户信息(姓名、电话、地址等),导入软件中,这样就能模拟真实的下单行为,再通过KB网的虚假物流,避开电商平台的系统稽查,达到批量SD目的。除了用户个人信息,登录这个软件还需要真实的社交账号,于是张礼某又从网上购买大量QQ 号码作为软件登录使用。 据张礼某说,这个软件一次性可以S上万甚至几万单。一开始他只是自己用,以及免费给身边的一些朋友使用,但是找他借用软件SD的商家越来越多,而且他维护软件也需要成本,于是开始收费。软件租用费200元一个月,另外使用社交账号登录软件,每个账号租金0.6元。 从2020年4月开始,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爆发式增长,4月至7月期间,平均每个月有200万-300万进账,除去投入的成本,每个月也有100多万利润,三个月共获利300多万。截至案发时,该软件已有近3000名付费用户。 二、隐秘的SD产业链,是如何查出来的? 事情的起因,是江苏常熟的一位电商卖家小胡向警方报案,说他被**了3500元。他的新店铺业绩不好,通过微信认识一个昵称叫“对你唱首亚拉索”的人,对方说他也在做电商,同时他有渠道和办法帮助小胡的店铺上资源位,但是需要花点钱。 电商经验不足的小胡,听信了“对你唱首亚拉索”的话,给对方转账3500元后,对方不再回复信息,并拉黑了他。根据小胡提供的线索,警方找到了该微信号注册人邱某鑫,但他并不知晓转账的事情,也没使用过上述账号。 原来邱某鑫是从事代SD业务,上述涉案的账号,是以他身份注册,并交给了其中一位成员付某建使用。邱某鑫平时要求团队成员,不得侵吞商家SD的本金,也不能以其他方式欺诈客户。谁知付某建因为手头紧,骗取小胡的费用,而且他也没能力帮助小胡上资源位,由此引发了“**”案。 经过警方深入调查,邱某鑫团伙正是租用“拼量多”软件帮助商家进行批量SD。据邱某鑫交代,他们向商家每单收取0.6元至2.6元不等的价钱,然后利用这个软件帮他们SD,之后会将SD形成的单号信息提供给负责发KB的团伙,由他们来进行虚假的邮寄。一个多月的时间,邱某鑫等人就赚取了 5 万多元的SD费用。 顺着这个线索调查,整条SD产业链浮出水面,其中涉及公民信息非法买卖、非法SD、非法提供SD软件等。除了“拼量多”运营团伙和邱某鑫团伙,还查处了多个利用“拼量多”软件,从事非法SD行为的团伙,SD数量和金额都比较大,一共抓获上下游60名犯罪嫌疑人。 三、上述SD团伙,违反哪些法律条款? “拼量多”软件的老板张礼某在案发后,说道:“以前很天真的以为这东西法不责众,大家都来做,而且也不涉及到违法吧,可能就是违规。但经过这个事之后,我一直在劝身边的人,一旦有些东西你感觉有点问题的时候,你就千万不要碰,因为很容易触犯到法律的。” 早些年,部分电商人也像张礼某一样,法律意识淡薄,可能不知道SD违法,经过这几年的宣传,SD违法,已经是电商人的常识。那么在这起案件中,还涉嫌哪些违法行为,值得我们商家注意呢? (1)**罪 **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案件中“对你唱首亚拉索”以帮助上资源位为名,骗取电商卖家小胡3500元,涉嫌**罪。如果商家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节目中,民警表示,“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如果是敏感信息,例如财产信息或者个人征信信息,超过50条就构成犯罪,像他们这种购买名字、电话号码、地址这种一般信息的, 超过5000条就构成犯罪。” “为什么在本案中他租用非法软件帮他人批量SD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完全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与此同时,他在SD的过程之中,非法获取了大量的公民的姓名、手机号码、通讯地址、社交账号等公民个人信息。他非法获取的这些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定罪的标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教授表示。 (3)非法经营罪 “因为他们没有经营许可,也没有购买实体商品,在网上对商品发布虚假的评论,给好评、五星点赞,然后帮助商家冲击销量,进行虚假的交易。所以他们涉嫌非法经营罪。”警方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涉嫌违法犯罪,还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合法商家的正当利益,给社会的公信力造成严重的影响。” 非法获取利用、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都涉嫌违法犯罪,批量S也不是法外之地。商家们在经营店铺时一定要加强法律意识,切勿触碰法律红线,如果遇到“**”,也敢于用法律**保护自己。做电商不易,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