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做电商,今天听这个说两句,明天听那个说两句,搞得自己晕头转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去操作。 其实做电商真正的核心指标与维度就那么几个:
第一,坑产,这个是所有电商平台最看重的指标维度,坑产就是坑位产出。把这个坑位给你,你能够产生多少价值,或者直白的说,你能够卖出多少货。 因为不管是平时搜索还是活动,平台小二都是有考核的,他不会闭着眼睛把位置随便你。同样的位置,人家一天能卖1万的产出,你只能卖1000的产出,你觉得他会给你么?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眼红竞争对手,想要获取他的流量,最关键的就是要计算出他的坑产值。你首先在坑产上要超越他,这样才可能获得对应的展示位置,才有可能抢到他的流量和订单。 整个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你只有超越别人,排名在别人前面,才能抢到更多的流量,有了流量才会有转化和成交。 所以,不管是做销量递增的SD操作,还是拉全店的动销,其中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增加坑产,提升排名。 第二点就是权重,尤其是实时权重,我们做店需要看数据,每天都要观察数据。例如,今天我要观察9点的数据和昨天9点的有什么区别,最好是有增长,这样你后续的流量和订单大概率的会一直往上走。 不增长,哪怕持平都行,但是不能下降,你一下降,数据比之前差,排名就会下降,排名靠后就更难拿到流量和订单,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商品的实时权重,来做适当的调整,坑产不够,要及时的想办法补上去。 第三点是转化率,这个也很重要,如果说坑产是一个终极指标,那么转化率其实就反应了你对于流量的利用能力。同样的位置,在不考虑客单价差异的情况下,你的转化率高,无疑你的坑产就高。 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你的转化率能够做到同行最好。那么在每一个位置,都能比同位置的其他卖家转化率高,排序就会一直上升,流量也会越来越多,坑产越来越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设,现实往往是搜索排序越靠前,流量反而不是那么精准了,转化率往往会下降。 第四点是人群标签,不管是标品还是非标品都有人群标签,只是有的商品人群标签明确,有的人群标签模糊而已。 新品没有任何销量,人群标签哪来?这个时候其实看的就是收藏加购。 某类人群越是喜欢收藏加购你的商品,平台就越会把你的商品展示到这类人群面前,那这样后续成交转化的概率自然会比较高。 人群标签是最做不了假的,你的坑产,转化率可以作假,可以通过补单来拉升,但是人群标签很难操作。 所以,要想商品打上精准的人群标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真实成交,真实买家多了,人群标签自然就精准了。千万不要试图通过SD去操作人群标签,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越做越乱。 第五点是UV价值,这也是很多人郁闷的地方,为什么我的销量比对方高,但是对方的搜索展示却排在我的前面呢?这地方就是UV价值在起作用。 什么是UV价值呢?就是平均每个访客能够给你店铺带来的价值。 举个例子,你今天店铺总共进来了1000个访客,成交了1万元,那么你的UV价值就是10元。别人店铺进来了500个访客,成交了2万元,人家的UV价值就是40元,是你的4倍。 你说,平台更愿意把谁的商品往前放? 最后一点就是成交渠道,对于淘系电商来说,成交渠道非常重要,不同渠道积累的销量权重是不同的。 例如我们经常说,要去做搜索关键词的SD,目的就是积累某个关键词搜索渠道的销量权重,以便在后续能够获得该关键词的免费搜索流量。 而你一味的去做非搜,或者通过短视频把它引爆了,哪怕销量做的再大,也无法对搜索产生正向的影响。 以上六点,把它想明白了,电商就算入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