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问我说市面上那些7天螺旋的玩法还有没有用了,坦白讲,这个只是针对淘系的店铺,多多是完全没用的,当然,现在对于抖店也有用,因为它的本质就是要去迎合平台对于店铺商品的权重考核。
这些电商平台想要实现更多的GMV目标,一定会把这些指标加到每一个店铺和单品的考核中。
也就是说,平台会从你商品上架开始,逐步的去判断你的商品权重数据指标,比如销售额,点击率,转化率,收藏加购率,DSR评分,坑产,UV价值这些。
这些核心的数据,如果你从商品上架开始,就逐步的螺旋递增,后面必然会大概率的激发平台的推流机制,更有利于在推荐算法中让自己的商品获得更多的展示,带来更多的流量。
举个例子,就像找对象一样,从别人介绍你认识一个女孩开始,到你尝试着和对方聊天,人家不抗拒,然后就会顺理成章的约吃饭,接着去唱歌,再接着手牵手,到最后步入婚姻,开始结婚生子,慢慢的白头偕老,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当然,你非要说,我见面就想结婚,就想一步到位,那别人一定以为你疯了!
哪怕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和玩黑搜一样,效果可能起得快,但是结果往往走不远。商品爆流量也是这个原理和逻辑,你要从一开始上架商品就关注核心的重点指标,让平台的算法相信你,相信你的商品是不错的商品,给你的商品流量是值得的。这样才会慢慢的激活平台的算法,让你获得更多的曝光和展现。
所以,这其中有很多的细节和操作需要去把控。野蛮粗暴的去SD,往往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提升权重,反而会置自己的商品于危险的境地。
而且前期起不来,后期再想操作会更难,因为你的商品各项数据指标会被平台记录下来,一旦和竞品对比没有优势的话,在抓取商品展示的时候你就会被过滤掉。
后面再想获取平台的青睐,就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和时间。这就是很多人说的,宁愿打造新品也不愿去操作老品的原因所在。
|